2021年4月29日,我院在1号行政楼B306会议室召开国家一流法学专业建设研讨会。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、国家二级教授孙长永教授、南京大学法学院李友根教授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徐阳光教授、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院长刘爱龙教授、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胜利教授,以及我院分管教学科研工作副院长、各教研部主任、学科带头人、部分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老师等参加本次会议,会议由张卫彬院长主持。此次研讨会旨在重申国家一流法学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,加强专业建设的经验交流,为我院国家一流法学专业建设点的后续建设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会上,张卫彬院长首先介绍了我院法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。随后,几位专家分别做了经验介绍。徐阳光教授结合人大法学院的经验,分别从培养目标、师资队伍建设、课程体系、导师指导与法硕专业方向设置等方面阐述了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,同时指出专业方向的设置应该与时俱进,课程改革应与社会最前沿问题相结合,要注重增加实务课程,尤其是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课程。李胜利教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从一流专业建设的关键点出发,建议具备条件的课程负责人应积极申报国家一流课程,学院要加强教材建设、教师要积极申报教研项目和教学成果奖,并指出这些对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。李友根教授从师资队伍建设、学术交流、课题设置、实务教学、课程改革、教材建设、教研论文、学生社团等方面畅谈了对国家一流法学专业建设的建议,李教授还对我院“龙湖沙龙”活动给予了充分认可,指出教师学术交流对打磨学术精品有重大意义。刘爱龙教授对一流专业人才建设的八个方面分别做了详细介绍,提出财经类高校法学专业发展需要“法商融合”,以培养市场需要的服务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。
会议最后,孙长永教授从教师队伍、课程建设、教学改革、教研项目、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、教学成果、团学工作、科研项目和成果等八个方面,对我院国家一流法学专业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。孙教授还强调,课程建设要注重平时的长期积累和建设、要建立本科毕业论文淘汰率、要组织并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。
本次会议既是我院获批国家一流法学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落实会,同时也是2021年我院法学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推进会。学院将努力夯实基础、突出特色、协同发力,全力推动我院法学专业和课程建设再创佳绩。
(撰稿:葛瑶:审核:蒋辉宇)